2025年6月6日下午,丹麦奥胡斯大学(University of Aarhus)教授、国际知名词典学家、现代功能词典学理论创始人Sven Tarp(斯宛·塔普)应邀再次做客“外语论坛·专家论道”,在线上为我们师生带来主题为“词典学视角下的AI时代二语学习”(L2 Learning in the AI Era: A Lexicographic Approach)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必赢242net官网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耿云冬副院长主持。

塔普教授首先介绍了二语习得中的两个关键概念——附带学习(incidental learning)与有意学习(intentional learning)。他指出,传统词典往往不能很好地支持附带学习,因为查词的过程会打断学习者的阅读或写作思路(reading/writing flow)。而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二语习得和词典学的结合带来了新的可能。
回顾词典的发展史,从古埃及泥版、中世纪的注疏(glosses)到现代的纸质词典,塔普教授指出,传统词典以“产品”为中心,信息密度高、查找繁琐,不符合现代外语学习者快速、场景化查阅需要。相反,智能词典工具应以“数据库”作为核心,通过动态注释实现即时、简明的信息获取,可以真正助力用户的附带学习。例如,在阅读或写作时,用户点击生词即可从数字学习工具弹出的界面获得最符合当前语境的释义。如此,用户当前的学习活动不会被打断,在获取最贴切的意思后即可快速回到原有的活动中去,无需在过于详细的词条信息中搜寻究竟哪个信息是自己所需要的。当然,对有额外学习需求的用户,数字学习工具也可以提供交互,进而为用户提供详细的语言知识和用法说明。他现场演示了AI驱动的写作助手:在写作中实时标注语法错误(如主谓不一致),并通过分级解释(简洁提示/详细规则)平衡效率与深度。

同时,塔普教授以自身西班牙语学习为例,说明通过大量沉浸式的附带学习,他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语言能力的快速提升。他强调,未来AI赋能的词典研发应服务于不打断专注的学习体验,这样既能促进附带学习,也可以针对性满足有意学习的深入需求。
在互动环节,塔普教授针对同学们关于如何编纂语境敏感(context-aware)的文化负载词、专业术语等词条,提出智能词典应结合分级解释和交互式答疑,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最后,他呼吁词典学界拥抱跨学科合作:“未来的词典学需打破‘产品形态’桎梏,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让技术赋予语言学习真正的流畅感。”
【专家简介】Sven Tarp,丹麦奥胡斯大学(University of Aarhus)教授,国际知名词典学者,现代功能词典学理论创始人,长期从事词典编撰实践,主编及参编词典近20部,有非常丰富的词典编撰经验,著述丰厚。2024年9月起,受聘担任必赢242net官网讲座教授,加入词典学研究团队,助力学院科研国际化发展